查看: 7058|回复: 0

[百姓杂谈] 風从海上來,潮涌長三角

[复制链接]
清醒之茶 发表于 2022-1-13 11:43: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苏
广告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淮北人论坛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2021年12月8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《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》,徐州结对合作帮扶淮北。

淮北与徐州地缘相近、人缘相亲、文缘相通、业缘相融,特别是我市“飞地”杜集区段园镇,距离徐州云龙湖景区仅6公里,距离徐州地铁1号线路窝站仅4公里,是对接徐州发展的“桥头堡
经济发展,交通先行。
2021年2月21日上午,S101淮徐快速通道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动员会在杜集区石台镇举行。该条道路呈南北走向、全长9.651公里、总投资约4.94亿元的S101淮徐快速通道未来通车后,从东外环与北外环的连接处出发,可直达徐州市区,成为我市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发展的“康庄大道”。
在濉溪县韩村镇临涣节制闸南侧,总投资7亿元的浍河航道临涣船闸工程目前正在加紧建设。同在浍河航道上的总投资5.86亿元的淮北港韩村港区孙疃码头项目,自2021年7月正式开工以来,打桩机、挖掘机加班加点作业,将于2023年交付使用。
“临涣船闸工程及孙疃码头工程,是省重点交通水上项目。项目建成运营后,将进一步打通河南至安徽至江苏段的水运航道,提升我市水运通达长三角地区的能力,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方式,大幅降低交通物流成本,助力淮北贸易便利化。”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、总工程师蒋卫说。

近年来,淮北市将交通作为融入长三角的先行条件和重要支撑,加强与沪苏浙的交通规划对接,完善周边区域城市间的综合交通网络,加快构建内通外联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。在淮北青龙山铁路“无水港”,海铁联运班列缓缓驶出,直达港口有宁波港、上海港、连云港港,地处内陆的淮北实现了“通江达海”的目标。
2021年,淮北市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,坚持“引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并举,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深化中原经济区、淮河生态经济带、淮海经济区等多领域合作。将段园片区打造成为产城融合新片区、新兴产业集聚区、生态创新示范区、共同富裕先行区。成立由市委、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,组织市党政代表团赴徐州市学习考察,并于2021年5月21日签订《淮北市人民政府徐州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》。市委书记张永先后5次亲临段园片区指导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覃卫国在京学习期间利用返淮唯一一天时间到段园现场调研,其他市领导也多次赴段园指导具体工作。市发改委积极与省发改委沟通,将徐州——宿州——淮北共同打造“3+N”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列入省“十四五”规划。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完成段园全域统筹规划研究,同步开展相关专项规划编制,着力构筑一体化城市空间格局。
在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,我市主动建立与长三角部分城市的常态化干部挂职锻炼机制,学习先进、等高对标。在全市范围内选派的优秀干部陆续到上海市、浙江省湖州市等地挂职学习锻炼,促进他们在招商引资上积极作为、在学习锻炼中全面融入,以更加开放的姿态,拥抱长三角,携手奔未来。通过加强与上海等地合作,在产业升级、科技创新、教育文化、医疗卫生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。同时,我市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,不断提升产业链与项目配套率,通过精准选择招商项目、创新招商方式、优化招商环境,全力招优引强,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。
在安徽中德(濉溪)国际合作铝基产业园,一个个重点项目正在快马加鞭地推进。2021年,园区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、中原经济区等战略机遇,狠抓“双招双引”,实现了经济指标稳中有进、招商引资精准有力、项目建设加速推进、创新驱动成效明显、基地发展势头强劲。

新一届淮北市委市政府提出壮大“五群十链”产业水平的创新举措。聚焦“五群十链”,落实群长链长推进、“双招双引”领衔领办、工作评价激励三项保障机制,全力促成陶铝新材料挤压生产线、富士特高端建筑铝型材等14个储备项目尽快落地转化。
与此同时,立足现有各园区的产业基础优势,稳步实施省际产业合作园区。目前,濉溪经济开发区已列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“6+2”试验区,与上海康桥、江苏海安共建产业园。相山区与上海莘庄、浙江长兴,杜集区与江苏江陵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共建产业园。相山区与上海嘉定、浙江长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建立定期交流互访制度,成立日常联络办事机构,在园区共建、产业导入、生态旅游、城市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。
站在新起点,淮北将整装再出发,向开放包容、锐意进取迈步前进。











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