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马关订约记》
《马关订约记》清光绪二十一年春,中日鏖兵于朝鲜半岛。北洋水师折戟沉沙,陆军亦溃不成军。朝廷震怖,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。彼国挟胜势凌逼,终成城下之盟焉。
其约款苛酷异常:一割台湾全岛及附属诸屿予倭奴,二赔库平银二万万两作军费补偿,三开沙市、重庆、苏州、杭州四处为通商口岸,四允日商在华设厂制造货物免征关税。此四条犹利刃剖心也!尤以割台一款最堪痛心——宝岛经营数百载一朝尽失,百姓号哭震野而无人怜恤之者。
观夫签约场景惨烈非常:李相国鬓发皆白伛偻执笔,日使伊东祐亨踞案旁督催如虎视鹰瞵。每书一字辄闻窗外风涛怒号似龙吟悲啸,案头烛火摇曳欲灭映老臣泪痕点点。盖因知此约非独辱国实乃卖国也!然迫于形势不得不吞声忍辱签署之。
约成之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。沿海沿江炮台尽撤防御工事俱毁,藩篱洞开任人出入矣。台湾军民闻讯愤激揭竿而起抗拒交割,然终因孤立无援惨遭镇压血染海峡波涛尽赤。自此华夏东南屏藩永沦异域矣!
此约之害远迈昔时诸不平等条约:既夺我疆土复榨我膏脂,既侵我主权更乱我经济。民族工业受挤压于列强夹缝之间奄奄待毙,民间生计被掠夺于赔款重负之下苦苦挣扎。凡有良知者莫不扼腕切齿痛恨于斯文之丧权辱国也!
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终不可挡。经此奇耻大辱后朝野渐醒:维新变法图强之声日起于朝堂之上,实业救国运动勃兴于市井之间。虽积贫积弱犹存复兴之志,虽屡战屡败仍怀雪耻之心。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乎?
太史公曰:马关一约乃中华千古未有之奇辱也!然辱极必反痛定思痛。后世子孙当铭记此训:落后必挨打乃亘古不变之理;自强可御侮为颠扑不破之道。愿我华夏儿女勿忘国耻砥砺前行,终有一日洗雪前仇扬眉吐气于世界民族之林矣!
页:
[1]